快捷搜索: 语言 晚安 母语

学会用结果交换价值

前不久,受公司委派,我们一行四人去青岛参加了中旭教育集团为期三天的短期培训。三天里学习、感受到了许多新鲜、先进的理念,在此我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 职业人要具备商业人格

何谓“商业人格”?简单来说就是内心有原则,敬畏制度,坚守商业原则,倡导价值交换的独立品格。对企业来说,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规、客户至上、诚信经营;对员工而言,就是要恪守职业道德、专注敬业。

商业人格有两个标准:社会人心态、成年人逻辑。

商业人格有两个要素:靠原则做事、用结果交换。

企业和客户之间是交换的关系、员工和企业之间也是交换的关系,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独立、学会交换,才能具备真正的商业人格。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事情,部门之间不是职业价值的交换,而是责任的推诿,一旦出现了问题立刻推给别人,没有独立的自省意识,这是商业人格的缺失。商业人格缺失的行为会大大影响企业计划的落实,影响团队的执行力,给企业带来大量的管理内耗。想要树立商业人格,就要从根本上转变:

从依附型,向独立型转变 坚持原则去执行

从服从型,向主动型转变 积极主动去执行

从避责型,向守责型转变 承担责任去执行

因此,我们要记住:

独立是商业人格的本质。我们行动的准则,是自己的职责,而不是老板的脸色、同事的行为、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一个人进入公司,就意味着在你的人生中,你每天都要用结果来交换工资,也要用结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二、识别真假结果

结果是什么?结果是一种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一种价值。在结果这个概念中,包含了双重含义。首先,结果体现为一种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是结果,仅仅是表象,越是巨大,越是浪费!其次,结果是用来交换的。所有价值体现在“交换中”。我们工作交换的结果就是要与公司及客户交换个人的薪酬、福利和个人的发展机会!

态度≠结果 没有结果,拼命、苦劳、加班都白费。如果你是消费者,发现买的奶粉有毒,你会因为生产商在生产这批产品时态度很好、任劳任怨、加班加点而继续买这批奶粉吗?如果你是购房者,发现买的房子倒掉了,你会因为建筑工人们几百个昼夜的辛勤劳动而为已经化为瓦砾的房子买单吗?任何人都只会为结果买单!所以我们一定要肃清结果的假象,明确“态度≠结果”:没有结果,再拼命、再有苦劳、再多加班都白费。

职责≠结果 没有结果意识,职责就是一纸空文。例如俄罗斯人种树的故事:

某单位安排A、B、C三人为一组种树,他们的职责是这样界定的,A—负责挖坑、B—负责放树、C—负责埋土。一天,有路人经过此地发现一件很是令他诧异的事情:A在前面刚挖好一个坑C在后面紧跟着就把土埋进去,挖一个埋一个、挖一个埋一个,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天下来俩人筋疲力尽,但是一棵树也没种上。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如果没有结果意识,职责就是一张废纸,我们之所以明确岗位职责的目的就是要对结果负责,如果人们都只对职责负责没有人对结果负责,那么你的工作效率就无法提高,不但没办法实现个人成长,更没办法实现企业的战略。所以,我们必须明确“职责≠结果”,所有的职责都是为结果服务。

任务≠结果 “任务有三事”:完成差事、例行公事、应付了事。执行当中常常会出现 “任务有三事”的现象:第一是完成差事,领导要办的都办了;第二是例行公事,该走的程序都走了;第三个是应付了事,差不多就行了。请大家回想一下,在工作时你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我已经按照你说的都做了……

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我该做的都做了……

事情看起来是做了,可是没有结果。所以请大家记住完成任务只是对程序过程负责,收获结果才是对价值目的的负责。

三、在执行中开花结果

执行的定义是什么?执行就是把目标变成结果的行动。

这个定义包含了三大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行动。我们谈执行,没有行动一切都是废话。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鲁克说过:管理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所以我们今天知道的再多,发表再多的言论都没用,我们的目标不是靠知道的、靠说的来实现,而是靠一天一天的行动积累才能达成。

第二个要素是坚定目标。一艘轮船在大海中航行最可怕的不是绕远路而是失去航向。一旦失去航向,我们就不可能达到目标。所以我们的行动绝对不能够偏离我们的方向。但是有许多人常常异想天开,把目标设立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有再多行动也无法达成。所以我们要设立切实际可行的目标,将其清晰定义后,再将个人行为与目标做成一条直线,竭尽全力保证目标的实现。当你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去行动的时候,你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与力量。

第三个要素是要“把目标变成结果的行动”。只有提供结果才是基本的商业原则。我们和客户的关系再好,如果我们不能为客户创造出令他们满意的结果他们就不会付钱给我们。

我们的人生由无数个小目标组成,但是只有一种人会成功,就是执行型人才。有执行才有结果,如果我们不行动,不仅没办法提供结果,创造让自己成长、成功的机会,可能连生存都成问题。

商业思维告诉我们,这个社会在市场经济运行之下,一切都要拿结果交换、靠结果说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伟大的商业原则。无论我们和客户关系多好,无论我们合作多少年,但是只要有一次产品不合格,没有提供出令客户满意的结果,他们就不会付钱给我们,客户付钱给我们的唯一理由就是我们创造了满足他的需求的结果。员工与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没有提供令企业领导满意的结果,公司凭什么付给我们报酬?

四、实施有效工具,对结果进行管控

1、必须明确管控结果的三个要素

⑴有时间 给自己一个时间底线,作公开承诺才有动力!

⑵有价值 有明确的价值,可交换和支撑公司的战略!

⑶可考核 重视什么就量化什么,量化什么就检查什么!

2、锁定责任,巧妙运用责任管理工具

⑴周计划日结果表 部门领导按照计划将结果分解,明确每天的工作内容,责任人、完成期限、完成情况、奖惩措施,适用于日常工作。

⑵YCYA责任管理工具

Y(Yes) —接到任务指令后,明确作出承诺

C(Check) —检查人对执行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检查

Y(Yes) —任务完成后,要明确向指令发出人汇报结果完成情况

A(Award)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奖惩

YCYA“五个凡是”工作法

⑴凡是工作,必有计划

⑵凡是计划,必有结果

⑶凡是结果,必有责任

⑷凡是责任,必有检查

⑸凡是检查,必有奖惩

适用于上级对下级的重要工作安排及紧急、突发的非计划内事项。

3、措施管理,认识到措施比承诺更重要

建立六大业务平台,实现流程化管理

⑴业务目标平台 — 给员工开对门

⑵业务承诺平台 — 明确个人责任

⑶业务流程平台 — 告知员工工作方法,严格按流程做事

⑷业务跟踪平台 — 建立检查质询体系,保证过程不跑偏,及时纠偏

⑸业务评估平台 — 执行之后,通过事实、数据,对结果作出评价、及时实施奖惩

⑹业务改进平台 — 及时进行总结、确定改进内容、措施。

4、充分认识激励的作用

企业中大体可分为三种人:⑴奉献者(投入>回报)、⑵打工者(投入=回报)、⑶偷懒者(投入<回报)

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

好的奖惩制度对三种人的转变:

使奉献者不吃亏、让奉献者多拿;

使打工者向奉献者看齐;

使偷懒者变成打工者或逃离公司。

差的奖惩制度对三种人的转变:

使奉献者经常吃亏,由投入>回报 → 投入=回报 或离开公司;

使打工者向偷懒者看齐,由投入=回报 → 投入< 回报;

使偷懒者变的越来越多,低能儿、偷懒者进入公司。

企业要获得结果,首先要留住做结果的人。分配合理、个人利益有保障,并能从企业的激励机制中获得持续的满足与成就感。合理的价值分配体系是企业持续成长和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以上几点浅显的感受是我三天学习的收获,最后用一句话做简单总结:公司用结果获得利润 ,员工用结果实现价值!

内涵段子 幽默笑话 故事大全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