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语言 晚安 母语 实训心得

祝福阿拉善

当汽车在如缎般的柏油公路飞驰,当甘蒙交界越来越近,我知道,也许我将永远离开这片令我痴迷的神奇秘境,连日来沉积下来的离情就像这灰蒙蒙的天际,空旷苍茫,寂寥而沉重。两年多来,阿拉善早已从一个纯粹的地理名词沉淀成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感流淌在我的血液里,我的心已深深地扎根在广袤的阿拉善高原,我的情有如这飘飘洒洒的漫天飞雪,融化在阿拉善高原的边城毡包,沙漠林泉。

我曾踯躅于废城外、古道边,借风起沙飞而思接千载,旧时风云,当年勇烈,文明进化的脚步恍若耳畔。长城在阿拉善高原的巍巍雄风和广泛遗存,总让人心生风起云涌、金戈铁马的豪情与壮烈。蒙古高原汉明长城的总量几占全国长城资源的三分之一,阿拉善高原的四周遍布着秦汉以来纵横交错的城塞遗址,历经朝代更迭千年风霜,敌楼依然雄峙一方,残存的墙体高大蜿蜒,依稀可见当年雄姿。从贺兰山下到弱水河畔,从巍巍祁连到茫茫戈壁,千百年来,就在这城墙脚下,熬白了多少将军的黑发,流尽了多少征夫的泪水;就在这城墙脚下,汉卒悲箫,胡姬湿旃,牧歌硝烟相续,成就了多少英杰,掩埋了多少孤魂;就在这城墙脚下,兄弟阋墙的铁血与悲情衍化成民族融合的苦痛与升平;就在这城墙脚下,卷帙浩繁的居延汉简横空出世,填补了二千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黑洞。

如今的汉塞明墙,早已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成为一种战争与和平的记忆,一种交相辉映的象征,一种血脉交融的感情,一种精神文化的图腾,静静地躺卧在山峦沟壑中,无言地诉说着她的过往今昔,任凭风雨侵蚀,任凭后人点评。

我深爱着梦幻般的阿拉善,她是我永远解不开的谜。我曾无数次翻越充满魔幻魅力的金字塔形沙丘;我也曾徜徉于世界罕见的风蚀石林和古生物化石群,穿行于变幻莫测的额日布盖大峡谷,迷恋于海森楚鲁沙漠石林的鬼斧神工;我也曾踏访王府,神游黑城,流连于秘境的海市蜃楼,醉心于胡杨圣地,忘情于沙海绿洲清泉,沐浴着天人合一的自然之光,领悟生命之曲折昂扬,深感人世之轮回沧桑----置身于30万平方公里人文广场般的阿拉善高原,我深切感悟到了天地造化的沧桑与神奇,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无知和微不足道。感谢命运,感谢机缘,让我此生结缘阿拉善,为我点亮一盏心灵的圣灯,伴着我执着前行。我要深情地为苍天般的阿拉善祈祷:福佑平安,万代千秋!

我深爱着亲人般的阿拉善朋友,阿拉善的狼友和社友更是我割舍不掉的爱恋。和阿拉善的朋友接触,总有一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情愫。我会常常想起蒙古包里歌声不断酒不断营造出的热烈浪漫情调。就在那些美轮美奂的蒙古包里,我常常趁酒酣耳热之际,独步于蒙古包外,在静静的如水般的月光之下编织着斑斓的梦幻,不断地萌生着对深幽清朗夜空的绵绵清思。

忘不了油菜花开时节,朋友们驱车踏青时的融融春意;忘不了朋友们的古道热肠和大爱情怀,朋友们常常自发组织起来,向互不相识的孤老伤残伸出援手,并为他们鼓与呼;忘不了朋友们大谈阿拉善“夜不闭户夜无拾遗”淳朴民风时的自豪和满足;忘不了千里相约赴会阿盟的浓浓亲情和温馨回忆;忘不了朋友们临别时的深情嘱咐和美好祝福----相搀相扶的亲情,觥筹交错的豪饮,一碗凉皮,一顿麻辣,一曲歌舞,一段深情,邂逅时的小酌闲叙,相会时的狂饮不羁……朋友们的音容举止早已化成深刻的思想记忆和感情财富,朋友们的率真、善良和美丽,早已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脑际,当我预感到就要离开阿拉善的时候,那种不舍的离情充盈心空,我甚至害怕见到朋友们,因为这会让我产生一种强烈的愧疚与不安!亲爱的朋友们,我会用我全部的热情和纯真纯情,为你们高唱:

内涵段子 幽默笑话 故事大全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