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故事
王安期在做东海郡内史的时候,办事公道,处理公事公正,对百姓仁慈广施仁政,得到大家的赞赏。
有一次,一个小官偷了官府后院池塘的鱼,被人抓住,扭送到主薄那里,主薄把那个小官绑到王安期的衙门内。主薄说:“这个人身为东海郡衙门的官员,竟然偷了这里的鱼儿,这就是监守自盗,知法犯法,问题非常严重。请求内史大人严惩不贷。”
王安期走过去,亲自解开了小官身上的绳索,和颜悦色地对主薄说:“不就是池塘里的几条鱼嘛,没有那么严重。想当初周文王的猎场都是和百姓共用的,何况我们池塘里的鱼呢。你们都是衙门里的人,这里的鱼本来就是大家的嘛。”王安期当时就释放了那个小官。小官非常感恩,自己亲自把捞的鱼放回池塘,以后做事更加规矩了。
为了社会治安,当时每到夜里子时,全城就要实行宵禁,并派有巡逻的士兵。那些在宵禁被抓住的人,会得到严惩的。所以那时候大家都小心翼翼,子时前都回到家里不再出门。
一天夜里,巡逻的兵勇,抓住一个年轻人,这个人文文气气的,不像匪盗之类的,当时就要把这个人送进监狱,正好王安期夜查经过这里。王安期看到这个青年,就把他叫到附近的衙门里,自己亲自过问这件事。
看着两边的衙役,那个青年吓得浑身发抖,紧张的说不出话来,王安期让大家退下。班头说:“大人使不得,现在这个时候出门,非奸即盗,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退避,恐怕对大人不利。”王安期对他们说:“我看他就是一个读书人,你们下去吧,我要单独和他谈谈。”衙役们不情愿离开。
大堂上只剩下王安期和书生两个人,王安期从案后走出来,亲自扶起书生,和颜悦色地说:“现在就剩下我们两个人了,你有什么隐情就说吧。”那书生才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一篇绢文,双手递给王安期:“大人,小生写了一篇文章,去老师那里求教,老师外出,我等到天黑才等到老师回来,我们讨论文章,不自不觉到了宵禁的时间。我不是存心违犯规定的呀。”王安期看到这些文章写的很有才气,相信了书生的言语,就答应放书生回家。
那时候大家都不理解,“他明明违犯了宵禁,按照法律就应该受到惩戒,大人这么放了他,以后谁还遵守我们的规定呢?”大家纷纷议论,主张鞭刑书生。
王安期急忙制止大家说:“我们所以要实行宵禁,就是防范那些匪盗,给百姓一个安全的环境,现在他就是一个书生,并且不是故意违反的,我们惩戒一个读书人来树立我们法律的威严,恐怕不是我们取得治理业绩的好办法。”
说完,然后就派差役送书生回家了。王安期仁德施政,东海郡治安很好。
阅读提示
处理问题要实事求是,王安期不一概而论,不追究小吏,不鞭打书生。要让国家太平,单靠武力是不能服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