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伴没有老 (6)初为人母
我们没有想象,我们没有事先准备,结果水到渠成,第二年我们就有了爱情的结晶。我们也有了真正意义的自己的家,一个二十平方有厨房的房子。一楼,宜昌是一个丘陵的城市,我们后边就是山的延续,房后不到两米就开始爬山。宜昌雨多,每到下雨季节,外边到处是水屋里也湿成一片,比刚刚拖过地板还要湿,距地面不高的墙壁上,可以看到墙上挂满的水珠。
她的身子一天天重了起来,日子还要照样的过,班还要继续的上。那个年代,没有正规的作息时间,明文规定的作息时间成了一纸空文。那时候的口号是“七顶七,带拐弯。”
冬天上下班,两天见不到太阳。可能是建设大三线的感召,也可能青年人的血气方刚,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请假,吃食堂是大部分人的选择。
她不一样,她喜欢做,她一刻也不愿意闲下来。尽管下班已经很晚,人们已经非常疲惫,她还是挺着大肚子做我们两个人做饭。她不让我帮忙,她说我的工作强度比她大,择菜洗菜她不让我插手,她说我男同志心不细择不干净,同样洗菜也洗不干净。我是一个粗心的男人,我不停地做,我做出来的东西好用不好看。炒菜那就更不用说了,我没有做过一次饭,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炒菜,尽管我知道我可以学会,但是我始终烧不出她的味道。
为了宝宝少吃一点大锅菜也无可厚非,可是她却累坏了,她是未来孩子的妈妈。
菜她已经不能买了,因为买菜要走很远的路,可是她还在洗衣服,那时候没有洗衣机,一个大木盆,一个洗衣板使劲地搓,我真担心她肚子里的宝宝,可是他不让我洗,她说我洗不干净,洗过的衣服就跟没有洗过的一样。
中午下班,我身体好腿长,我可以翻山抄一个近路,我可以把宝贵的时间节省出来,回家怎么也能够帮她一把。
伍家岗一个小小的菜场,空空荡荡的柜台里蔫里吧唧的几样蔬菜,堆在台子中央,有气无力的几个营业员站在柜台后边,那时候顾客不是上帝,真正的上帝是这些手里有生杀大权的营业员,因为那时候的物资实在是太匮乏了。
蔬菜价格不贵,爱买不买。不用挑不让选,也不会让你去翻动柜台上的菜,掏钱秤菜。一排肉整齐地挂在钩子上,买肉的人站成一排,他们不是排队,而是沿着架子站成一横排,两眼紧盯着放在里面的肥肉。买肉是要票的,有限的资源要用在刀刃上,人们盼望着自己买的肉能够多一点肥膘,因为那时候菜油也是限量供应的。
孩子要出生了,我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应付,爷爷奶奶也不可能来。她坐着清江号,回到了自己的家,尽管她的妈妈也在上班,总归是自己的姑娘,多少也是能够帮一把手。
没有电话,我就不停地写信,虽然近在咫尺,发出去的信石沉大海。一天终于等来了一封信,一切顺利生下了一个姑娘。她不要我分心,她要我安心工作,孩子满月再去接她。
我现在不仅是别人的儿子,我终于做了爸爸。姑娘的出生使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