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读《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读完寥寥仅84字的《记承天寺夜游》,这句话就像一句铿锵有力的呐喊,似是想要唤醒什么。
苏轼的才华自不必说。倘若按谢灵运所说的话,我认为苏轼亦可占八斗,奇才岂会比不上曹子建呢!他不仅志向远大,又有济世之才,怎么着也不会“闲着”。
之后苏轼纵使想做些什么,也没有什么可做的。当然,他不会对王安石有丝毫的怨气或愤恨,常以乐天派自居的他不会如此也不屑于如此。终日无所事事的他既不对名利场上的斗争感兴趣,也无隐居深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兴。他只是每天举杯销愁而已,自然是不能与在朝廷当官时的风光相比了。但他似乎并没有对如此巨大的反差有什么太多感想,他“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悠哉游哉,游山玩水,充满闲情逸致。他表面上是淡然的,其实内心有几分隐忍,是对于根据的隐忍,对于朝廷的隐忍。我真不知道为何硕大的朝堂可容得下君王,容得下文武百官,为何就容不了一个苏东坡呢?
荟K幽人作
于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