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这个世界,我们匆匆地走着。为了所谓的利益与荣誉,带上了虚伪的面具。每当我们身不由己,很多人都选择了妥协,有谁能真正做到像陶渊明这样真实自在呢?

走在官场的路上,他满是不顺心。胸怀大抱负,却终因黑暗的东晋与他格格不入而放弃。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终于,他又拿起了锄头,顶着一轮明月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就算是“草盛豆苗稀”,那又能怎样?他种下的不仅仅是一粒粒种子,更是一种新的生活、新的人生态度。这亦是种下了一份自由与潇洒。

苏轼有一颗不甘寂寞的英雄心,他生来就是为了实现抱负。即便他暂居田园,即便他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是我想,他不可能真正放下他所念念不忘的官场。而陶渊明不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吃那五斗米,但是他没有,他自己甘愿放弃,从此再无留恋。从苏轼身上,我看到的是壮志未酬,而陶渊明所拥有的更多的是一份淡泊。

苏轼身上,我看到的是壮志未酬,而陶渊明所拥有的更多的是一份淡泊。

有人说陶渊明消极处世,但在我眼里,归隐是他在东晋时代最好的选择。在官场上,他活不出真实的自己,吃那五斗米,就是违心之事。与其在那里混日子,还不如回家逍遥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捧一抹菊花,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浸润了我的心田。

内涵段子 幽默笑话 故事大全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