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好友从外县来看我。吃罢午饭,我陪他进城去耍。我住在东门外的老成大路旁。途经通达东路,倒右拐,来到西岭大道,沿着绿化带边的人行道向城内走去。忽然,我们面前两个小孩有趣的争执,迫使我俩驻足观看。男孩约十岁,女孩大概七八岁;站在他们旁边的是一个五十左右的女人,可能是奶奶或外婆。小男孩指着绿化带边被人故意撕开的缺口,从花台中踩出的一条通道,愤怒地质问小女孩:“这里有路为啥不能走?”小女孩大
陈河湾有五绝:一是泉水。陈河湾的泉水远近闻名,大股者约有小锅盖那么大,直径约有80多厘米;下游的上安镇的农民弟兄年年春季都要到陈河湾来掏泉(1),以解栽秧时缺水的燃眉之急。二是鱼。陈河湾的河是养生河,河内多鱼,大者约有2尺余,只准垂钓,不准捕捞。此规矩,是族人所定,无人胆敢越雷池一步。因此,河中多鱼。我记得很清楚:祖母想吃鱼时,父亲早上起来便拿着鱼杆去河中钓鱼;不久便可归来,正赶上蒸饭,蒸鱼与祖
佛,本不存在,因为人有了苦难便产生了佛。并不能消灭一切苦难,这也是佛的悲悯的处境。佛,本无文字,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皆善知识。大小二乘,十二佛经,皆因人分。一切经书,因人说有,万般归元,元因缘也。佛说相由心生,相由行见(现),明心见性,万法尽在自心。十二因缘,周而复始,六道轮回。向死而生,了断无明,蜕于是非,即自见性。人分南北,而佛无南北,却辕辙之异。自性若迷,福田何求?法者,不须臾离也。无
一位朋友问王阳明:“你说心即世界。可是譬如这深山里的花,你以前从未见它,花开花落与你何干?”阳明先生答:“未见它时,它与你的心一起沉寂;见到它时,它的美丽,它的芳香,它的姿态,便种在你心里。”村上写过一篇文章叫“风”,说他喜欢那个小岛上各种各样的风,或温暖或湿冷,或卷起旗子,或摇动树枝。我则很喜欢听风的声音。听风吹过屋脊的啸叫,听风吹过麦浪的爽朗,听风吹过芦苇的伤感,听风吹过树叶的低语。其实我喜
清明乘祭祖之际,来到了富阳乡间的一个茶园小村查岭,这也是我母亲的哺育之地。清晨起床推开老舅家的大门,天空已被前几日的雨水浸泡的空旷而深远,阳光早已漫过了青山矮矮的山冈,照耀着生机勃勃的大地,暮春的风吹过额角已不带有一丝的凉意。早饭过后,我迫不及待的去乡间寻找春息,踏上小路发现两旁柳枝叶迎风飞舞,发出沙沙响声,像在迎接我的到来。走着走着就来到了田间,那一片片黄灿灿的油菜花,在微风中摇摆着,散发
从小我就对人实诚,那是受了家庭的影响。实诚人是符合农村的,在我小时候总受到大人们的表扬,尤其是老人,都说“这娃乖很”。得到表扬的我总是害羞的一低头。时间就像流逝的春水,不会回复。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我来到了南方的一个不很发达的地级市。在这里,我结识了几个要好的朋友,也是一身土气,我们很合得来。在花一样短暂的大学生活里,我依然故土气息难灭,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学成归来”的我,准备在家乡大干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手持一把伞独自走在古运河岸边,绵绵细雨洗涤着心尘。喜欢雨天散步,喜欢细细的望着雨丝唰唰的淋漓。雨随着微风轻盈地飘荡着,似那熟悉了的旋律,烘托着我的心音,突然想起了那首歌“梦里我回到过去,天还是不停的下雨,梦忆……”这绵绵的细雨又似清亮的溪流,潺潺的流淌着。回头望,身后影影绰绰的飘来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伞花,像阳光一样开放着,似一股暖流涌进。“喔!还有喜欢雨中散步的同类”。也许正
电,还没有来,我身处一片黑暗,整个世界都是静谧的!从窗口望去,远处的后街灯火辉煌,我知道那里和这儿是两个世界!那里有着叫卖声,酒杯碰撞声,键盘敲击声……这一切都与我无关,我只是在黑暗中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就好像夜晚从一条喧嚣的街道突然走进一条幽暗的胡同,似乎瞬间就脱离了原来的世界!回首的刹那间,我似乎变成了一只黑暗中的幽灵,窥视着整个光明的世界!轻拾一片落叶,那清晰的脉络就像一种特殊的文字,我读
人生最弥足珍贵的,莫若那如白驹过隙般的流年。韶华易逝,时间也匆匆停在了指尖。“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纵有千百个明日,那也是停留在未来。看庭前花开花落,又有多少明日值得去挥霍;望天上云卷云舒,又有几许光阴年华还在停留。时间是月白花里蹉跎着的清晨,时间是檀木香里燃烧着的黑夜,总会绕过我们随风而逝,时间是荼蘼开到花事了,总是细数着春末夏初的季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时间是珍藏在
沉睡在甜美梦乡的我被突如其来的巨响吓醒,随后耳边传来“沙—沙—沙”的声响,但这种声响只持续了不到五秒钟便演变成了密密麻麻的“啪嗒”声,仿佛不断有人从高处跳入水中之前与水面撞击的声音。透过一瞬间的密密麻麻闪电可以看得到地上的积水已经浸过路人脚踝,积水在天气的影响下使人看起来它就像是深不见底的,如浓墨一般不停地翻腾、回荡、拍打着行人的小腿,其中隐隐约约可看见暗黑色的积水中参杂着被豆大雨滴强行从母体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