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我闭目在经殿当中,沉醉在诵读梵文的经书里,早已烧起香炉香烟弥盖着着整个殿堂,飘渺的心思伴着佛祖的引领到了西方极乐。暮然回首却听到你的真言。我摇动着经筒里的所有命签,不为钱财、
当没有灵感的时候,心里只会闪过一个主题。却始终无法让心里满意的来诠释正文,不会有人懂得我所要表达的随,和内心的乱。我们每一个人,最无法认清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此,我不止一次,在生与死之间徘徊,在痛苦中挣扎。活着的人,感受最深的最真切的就是压力。如果,调查一个问题问的是同一个问题,而答案是一样的而每一个人在回答这个相同答案时所阐述的过程却不同。因此,我们
今天早上,教孩子们唱了一首奥杰阿格的《我要走了》。对于还是孩子的他们,并还没能体会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只是认为老师教的歌就应该好好学着唱。可是对我而言,这首歌总是深深触动着我的心弦,在迷惘时慰藉我失落的心灵。记得有一次,有个孩子和我聊着天,竟问我会不会离开,什么时候离开他们。我不知该怎么回答,只是笑了笑说,我会一直陪着他们,直到他们先离开这个学校。我知道总有一天我将会离去,但我不想让他们幼小的心
一场秋雨一场凉,阵阵秋风阵阵香。立秋后的几场雨送走了夏日的炎热,迎来初秋的清凉。清晨一阵熟悉的清香扑面而来,呵,是桂花香味。这才想起单位草坪上的那几株桂花树。城市的喧嚣,工作的繁忙让我们已经忘记了它们的存在,也忘记了桂花花开的季节,只有散发的花香惹了嗅觉,才撩起我们的心弦。只闻阵阵花香,只见片片绿叶,却不见花开何处藏?我不由得靠近细看,每片叶子下面都藏着一簇簇含苞待放的花蕾,颗颗黄袍裹,个个羞
你,就这样走了吗?似水流年,江山都老了,而你的容颜依旧,美丽了一段岁月的美丽,却也伤怀了一个王朝的伤怀……“那一年的雪花飘落,梅花开枝头;那一年的华清池旁留下太多愁。”翻开古卷,让历史之风缱绻在我心间,蓦然间,我看到了一朵芙蓉,淡粉色的花瓣浸染着月华,很含蓄,很美丽。可是,花瓣上嵌着一层薄薄的泪水……此时我才明白,真正的美是一种感觉,亦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个歌舞升平的开元盛世
俄罗斯的秋天不紧是收获更是诗是画!是一首越唱越陶醉的歌;是一坛越品越飘然的酒!当我独自漫步在满是金黄叶片的草地上,天空中有几片鱼鳞状的白云在相互追赶,不时从不远处的森林中传出几句鸟语唧唧吱吱…或许是在赞美这天工般的秋天;再或许是在讨论晚上吃什么虫子的问题!看!几片金叶在微风中跳着华尔兹,最后选择了我的肩膀着落,我不打扰她带着她一起呼吸秋天,直到又一阵轻风掀起她又一次的旅程!远处排落不整齐的几座
我又闻到了秋的气息,肌肤、呼吸、五官、甚至是每一个细胞全都被秋包围着。我偏爱秋季,或许是由于生活在北方的缘故,又或许是由于秋天出生,因此,更是喜欢北国的秋天。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好的。北国的秋,来得特别的清爽,短暂而又悲凉,不拖泥带水。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空气湿润,草木凋零的慢,多雨而少风,颜色不及北国丰富,能让人感觉到的只是少许的清凉罢了。北国的秋雨是最有韵味的,比南方的秋雨下得奇
清风习习,月影孤独彷徨,汝心难以安然。听一首曲,久远,潺潺溪水,难静怡蠕动心绪。惆叹,物是人非泪隐含,愁肠交织,难梳理半世癫狂,半世流离。有感过往,有殇心里,恐慌止步,惧怕前行。梦寐一场回归,脱胎世外桃源,远离红尘俗事,卸去一身枷锁,普度众生为乐事。执念轻缠,束手无策,难以解脱。心,有所静止;魂,渐已枯竭。前尘往事腐蚀着心灵,漫姗之行,孤苦有增。倍感世事无常,人间百味穿肠,残留伤痛,苦涩收场。
窗外,绵绵秋雨下个不停,朦朦轻雾笼罩着大地。我的思绪随着绵绵秋雨、朦朦轻雾在慢延、在飞翔、在升腾……随着绵绵秋雨、朦朦轻雾,唱起了《十送红军》的歌谣:“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绵绵秋雨、朦朦轻雾,使我想起了童年自己跟着小伙伴在生
笔架山下,大樟溪畔。永泰二中,威武雄扬。爱山雄壮,爱水绵长,爱校情怀。游子乡愁,学子心忧。古镇街道,张元干庙,妈祖殿绕。千年史载,百年人文,都冥冥祷告。情人桥下,风光旖旎;玉湖桥上,淡定不已;庐阳桥里,微波涟漪。集三岔口站,徘徊千里,思绪万里。依然笔架山下,那陡坡一路,已不堪回首于月明清风中。昔日十四中,园里欢声嬉闹朗朗读书声;今日驻进中铁十四局,那操场已是人凄草长皆荒芜。万物的变迁,固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