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事事不顺,处处受挫。他很灰心,很绝望,甚至想熄灭自己生命的灯盏。他去拜访一位智者。智者问:“一盏灯什么时候最亮?”“同一盏灯,任何时候的光亮不都是一样的吗?”他问。智者把他带到一个黑暗的房间,点亮一盏灯。灯光很快就把整个房间照亮了。然后,智者手持灯盏,走到阳光底下。“同是一盞灯,在阳光下,
他时常感觉朋友对不起他。他给朋友送水时,朋友欠了他几个水桶钱,他一直记得。然而,当初送水时,朋友无私地把车借给他用,他忘记了。后来,他改行卖报纸,每次经过朋友的商店,总要在那里停下来。朋友就看他的报纸。有一天,他的內心发惜:为什么你总是白看我的报纸呢?可他忘了,每次到这里,朋友总要给他一条凳子,让他累得发软的双腿得到休息。朋友也会给他大大的水杯里续满水,让他不至于在来回奔忙时渴着。
一个小男孩走进一家杂货店,把一个纸板箱拖到电话下面。他爬上纸箱,以够到电话上的数字按钮,接着拨出了七个数字的电话号码。店主观察小男孩的举动,并听着他们的对话。男孩:夫人,需要我帮您修剪草坪吗?女人(在电话的另一端):我已经找到人给我修剪草坪了。男孩:夫人,我给您修剪草坪的报酬只要那个人的一半。女人:现在给我修剪草坪的人的工作已
有一个人种下一株玫瑰,坚持给它浇水。就在它开花前,这个人在查看玫瑰的情况。他看见花蕾含苞待放,同时又发现花茎上长出了许多小刺。他心想:“一株有这么多尖刺的植物怎么可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呢?”这个念头让他特别难过,从此他不再给玫瑰浇水。就在玫瑰快要开花之时……玫瑰枯萎了。许多人亦是如此。在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朵玫瑰。有些優点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在繁如棘刺的缺点的包围
“我今天上学又得迟到了,本来要赶上那辆公交车的,可那司机还没等我上车就开走了。”“遇上个难缠的语文老师,要求真多,作文都改了好几遍了。”“怎么下雨了?我沒带伞啊!这该死的老天就不能等我到家再下雨吗?”你是否经常听到上面那些言论?正如电筒的光只照着别人,不对准自己,当事情不如意时,一些人总是有一种都是别人的错的心态,从不想想自己的过失。其实有很多事情,过失不在别人
有一段时间,我跟制片人讨论剧本,几乎每天要乘坐出租车。有一次,我乘一辆出租车去约定的地点,一连遇到好几个红灯。每次眼看着要过去了,绿灯就立马变成了红灯。我十分生气地说:“真倒霉啊,每次都只是差那么一步!”司機笑着告诉我:“我们这个行业里流行一句话——上天其实很公平,红灯让你第一个止步,绿灯亮时也让你第一个走呀!”
有一段时间,学生过得很痛苦。老师把他带到一片空旷地带,问:“你抬头看看,看到了什么?”“天空。”学生答。“天空够大吧?”老师说,“但我可以遮住它。”學生不相信。老师用一只手掌盖住了他的双眼,问:“你还能看见天空吗?生活的烦恼就像这只手掌。它很小,你若放不下,总是拉近,挡在眼前,看到的就只是烦恼;你若放下了,看到的将是无限的人生美景。”
北大经济学教授厉以宁,每次在给新生上第一堂课时都会问一个问题:“你到北大来学什么?”有人说:“我是来学知识的。”他说不对。也有人说:“我是来学方法的。”他也说不对。如果没有学生能答对,他就说:“你是来开阔视野的。”教育首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文明的视野,让他看到世界有多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让他看到古往今来人类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让他打开视野,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才是首要的目
中午在食堂吃完饭,临走前收拾盘子时,我偶然听到邻桌一女生在批评她的同伴:“你傻呀,和清洁工说什么谢谢,这是她的工作,理所当然的。”这句话让我听着很不解,学校食堂明明规定,用餐后要把餐具和剩饭带到残食台,不应该由清洁工帮忙收拾餐桌。身为一个成年人,有胳膊有腿,自己收拾餐桌才是理所当然的,不是吗?有些现象称得上司空见惯:超市服务员应该给你塑料袋,清洁工应该帮你收拾垃圾,你挡了别
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包括我们自己,真正明白自己的人生想要什么?伊凡·伊列区其实是一个抽象化的人物,无处不在,这世界上从来不缺从社会底层一路摸爬滚打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但有多少人最终能够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而更值得忧心的是还在路上的人们。都市生活的压力已然越来越大,无数的青年还在霓虹灯下挣扎。“隐形贫困人口”的横空出世揭露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外表光鲜亮丽、冷暖自知的生活到底是不是我们想要的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