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记忆,那时的美味----家乡留在舌尖的记忆------

  苦哩,其实一直我都不知道它的准确的名称,我是按照河北的方言的发音拼写这两个字的。写这篇日志的时候问了老一辈的人,他们说好像叫"苦累",是穷苦人家才吃的一种食品。在我的记忆里,每到春季母亲就会做给我们吃"榆钱疙瘩"。因为我母亲老家是山西,所以她这样叫,我怀疑它是不是河北才有,而且没准只有河北保定---我的老家才有。

  正宗的苦哩原料一定要有榆钱一种温热带树木的花朵,通身碧绿,圆形,如钱币。春天是孩子的季节,但那个年代放风筝仅仅是想象和书画里的游戏。所以今天回想起童年,最为快乐的事莫过于采榆钱了。当碧绿的榆钱挂满树梢时,我们便挎着篮子,攀上比房屋还高的树
   来自:wuliaokankan.com

  ,大把大把的把榆钱摘下来,先捡最好的塞满自己的肚子,吃饱了之后,几个孩子在树上嬉戏玩累了才想起身边的篮子,只消一会就会把它装满,顺着树干滑下来,带回家。母亲用开水把榆钱燙过,撒上白麵和玉米麵,加上水攪拌、和開,成絲絲缕缕状,然后烧开水铺上笼布,上锅蒸上十来分钟即可。倒出来,装到盘子里撒上蒜末,再淋上刚呛好的香辣花椒油、加盐,然后搅拌均匀。蒜末受热后与麻辣的花椒油谐合到一起,扑鼻而来的清香,入口绵软,香而不腻。。。。直到现在母亲还会做给我们吃,只是榆钱的花期极短,三两天而已,所以,母亲的苦哩 做了改良,豆角,芹菜,萝卜丝等蔬菜尽可放入。{待续}
内涵段子 幽默笑话 故事大全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