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年九月,我带着高中学生特有的稚气走进了大学。开始了我人生中炫彩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活是每个日夜苦战的高中学生向往的生活,那是对大学的期待和向往,是三年付出的结果。大学一切对每个上过大学的人来说,永远是美好的回忆。大学四年是痛苦高中和复杂社会的过度,没有高中那么苦,也没有社会那么复杂。大学是轻松快乐的,是简单友好的。最近校园到处都是大四学长学姐拍毕业照的,看着他们的复杂的表情,心里不由有些酸酸
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加班加点,终于把这个月的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了,内心欣慰,感觉释然。随着夜幕的降临,手儿回到了自己的胸前,脚片也长到了自己的腿下,头脑也爬到了自己的颈上。这个时候,属于自己的天空里,悄悄地绽放出思念的繁星点点,光芒斑驳,冷暖相间......此时此刻,洗脚的水烧好了,滚烫,也温存。但端起这个深蓝色的洗脚盆,空空如也的感觉,带着凄冷的寒意,顷刻在心灵的整个空间蔓延开来,仿佛触到了敏感
(一)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的孩子,真的太不懂事了。生活在那么好的环境里却不懂得珍惜,想想我那个时候啊......现在的孩子的确有很好的生活环境,是这样的:早晨,8点钟去上奥数班或英语班;10点去上舞蹈班或钢琴班;中午12点吃饭接着1点钟可能还要去学计算机;下午又还有许多课.....这就是大人眼里所谓的幸福?(二)大人每天只会茫然的让孩子们上课,口口声声的说为孩子们好,可你们真的关心过我
时而觉得岁月总是不可琢磨,不可饶人的,我总想着自己快快长大,快快摆脱一切的阻挠。总以为可以快快变得成熟些,变得人情练达,变得善解人意,情绪也是操控自然。美好的事情总是只能幻想而不能实现的!一天天的我就是在成长,可背负的责任也一日日增多,有幻想不到的压力。我不想听身边的人对我唠叨却不得不去听,我不想有那么多波动的情绪,我更不想背负压力。可世界就是如此,我怪他人不理解我又有何用?我想永远都是白天不懂夜
每逢佳节倍思亲,早已是老生常谈了。又是端午时节,看到周围有人提着好吃的回家看望父母,我的心里生起了一种潜藏了多年的欠缺。是的,我从没有过节日回家看父母的经历,这平常不过的心情,但我却没有过,一个莫大的遗憾压在了我的心上。我一个人游荡着,心有点漫无目的的飘着,竟不自觉的向父母居住的方向奔过去了。一路上我无法控制内心的悲伤,眼泪不停的涌出来,视线一次一次被模糊的看不见了。拐过了那个小巷,窄窄的
下午七点,天空依旧明朗。从舞台到空旷而又悠闲的天台,经历了些许风波。搬张可以依靠的高脚椅,面向南方的晴空坐下。没一会,凉爽的天台上,身旁也有一人坐下了。一个说熟悉也熟悉,说不熟悉,那就只是知其名其性其长相,除此之外一无所知的那种。相互问个好,说声:“这里可真凉快啊!如果有风更好了”!便各自忙各自的去了。远方传来鸟的“咕咕”声,一只想要停靠在近旁护栏上的麻雀,刚从天台下面飞上来,却突然看到我俩的
虽已过中年,每遇六一儿童节,总常忆起我们那时过儿童节的趣事。现在想来时间过得实在太快,许多事情像是发生在昨天。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不像今天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但遇六一儿童节,学校也是要组织盛大隆重的活动,当然得有节日的盛装,老师们常常对服装的规定:白色上装衬衣,白色网球鞋。那个时候,没几家富裕,也就没有多少小孩拥有白色衬衣和白色网球鞋了。家长们也是没办法,只好向邻家大的孩子们借,不管
一心总难以二用,终究还是忍不住的,轻松违背着“再来短信绝不看”的誓言,放下不该放下的,拿起不该拿起的,就这样,无原则地抗逆着自己制定的没有执行力的法度,因为没有了对自己要“狠”一点的执行力,当然也就没有“惩罚”的后果。我也不敢怠慢,赶紧点开查看项目详情,有病情介绍、就诊图片、发起人承诺书、资料证明、实名为Ta证实、筹款动态,Ta的帮助等的,之后,又一条一条查看爱心人士的捐款,5元、10元、50元
六一儿童节到来,兴奋的不仅仅是儿童,更有两鬓斑白、体态发胖的大叔和阿姨们,当然,也少不了青春勃发的青壮年。似乎,其他节日,都让大家过腻了,而儿童节,更调动起大家活跃的细胞。于是,各式各样的朋友群,都纷纷互道:节日快乐!纷纷发红包。各种表情包,各种礼品,各种祝词纷沓而至,令人眼花缭乱,好不兴奋。原本仅属于小朋友的快乐,被一帮大人忘乎所以地哄抢。我默默看着这场景,忽然有了一丝异样的感觉,不知是该喜
我只是呆呆的坐着,什么也不想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依然是喜欢胡思乱想的,也许不想让一种沉重让自己觉得压抑,也许是对一种无奈的解嘲,总之,此刻的我觉得从未有过的难过。我在想象一种假设,也在想象一种结果。我与你在同一间教室里坐了两三个年头,我知道你的名字,知道你的爱好,每天无数次的看着你从我桌前走过,每天又无数次的听着你与别人嘻笑喧闹。我熟悉你的声音,你的动做,也许偶尔我与你也会海阔天空的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