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的ar来袭到现在甲型h1n1流感的全球蔓延,世界上还有许多更为严重的公共疾病缺乏更大范围的国际关注,然而一些原本只在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疾病,现在却可以大面积地传染给人类,相信这与我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不无关联。随着近些年即时通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于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灾害的感知和反应速度越加迅速。然而越来越频繁、强度越来越大的自然灾害也似乎在告诫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听听自然的声音
我的一位朋友偶遇禅师。他真诚地向禅师请教问题:“我在原来的部门干了很多年,对这个部门有了感情,工作成绩也不错,可是我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后来上级会把我调到另外一个地方?”禅师指着身边的一个石墩问:“这石墩上面干净吗?”我的朋友说:“一尘不染,可以放心地坐!”禅师又指着石墩周围的地面问:“这地面干净吗?”朋友说:“清洁养眼。一定是打扫的人下了工夫!”听完这句话,禅师淡淡一笑,用力地挪开了
孔子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事情已经这样了,人已经得了大病,既然已经无法挽回,就不必说,不必谏,不必归咎。同样的道理,老孙的女儿交了个男朋友,老孙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信誓旦旦地说就算打死女儿也不准她嫁那小子,搞不好还挖出一堆那“浑小子”的烂事。你听了也觉得确实是一朵花插在牛粪上。但是渐渐地老孙不吭气了,遇到你甚至避谈她女儿的男朋友。这时候你该怎么说?主动问“你女儿还
唐朝的赵州从谂禅师幼年出家,依止南泉普愿禅师20年,80岁时驻锡于赵州城东的观音院。某天,一位年轻的禅僧前来参礼,谈起他在路途中见到的石桥。禅僧说:“赵州石桥,远近驰名,学人向往一睹风采已久,没想到亲眼见到,也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小桥而已。”从谂禅师微微一笑,说:“可惜呀,你远道而来,只见到一般的石桥,并没有看到真正的赵州石桥。”禅僧被从谂禅师这么一提点,顿时心生惭愧,赶紧再问:“请问禅师,
唐代有一位江州刺史李渤,年少得志,意气风发。一次,他向归宗禅师求教,说他认为佛法里常听到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不仅玄奇,而且不合乎逻辑:须弥山藏得下一粒芥菜子,这说得过去;但是小小的芥菜子怎么能容纳一座须弥山呢?这是骗人的吧?归宗禅师闻言失笑,反问李渤:“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有这回事?”“当然!当然!我读书岂止破万卷,还在万卷之上呢!”李渤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归宗禅师
名师出高徒,此话不假。1999年,中国政府表彰研究“两弹一星”的23位科技专家邓稼先等。他们中间,19人是叶企孙的学生,两人是叶学生的学生,另两人也与叶有密切的学业关系。叶企孙何许人也?著名的央视节目主持人柴静写过文章,她还是偶然在一次飞行旅途中得知叶氏之伟大的。叶是大师的大师。他是前清时清华学堂第一期的高材生,13岁即考入清华。因其父是举人,家学渊源深。后赴美入芝加哥、哈佛等大学,是物理学博
简洁是一切美的灵魂,犹如夏日的青莲,花开几瓣,或粉或白,却妍恣脱俗,雅致天然。简洁的友情如诗;三五知己,志趣相合,或临溪而作赋,或登高而望远,或泼墨以寄兴,或抚弦以抒怀;饱含一段为友的山情水韵的美曼,不失一片为谊的畅心快意的舒展。吟咏唱和,相激相励;有朋若此,岂不快哉!简洁的爱情如歌;两心相印,两意相和;月下惜惜怜怜,花前卿卿我我;莫问前生姻缘,休管来世因果,你爱我爱,便是今生福祚;浪漫天地
唐朝的虎溪庵主,生平事迹不详,只知其为临济义玄禅师之法嗣弟子。有一天,寺里来了一位年轻的禅僧,他问虎溪庵主:“请问和尚是什么地方人士?”虎溪庵主淡淡地回答:“陇西(甘肃)人。”禅僧又问:“听说陇西出产鹦鹉,真有这么回事吗?”虎溪庵主说:“是的。”禅僧看虎溪庵主有问必答,不由得生起轻慢之心,故意说:“鹦鹉禅,和尚会吗?”所谓的鹦鹉禅是指所言非亲证,只是拾取古人的言词,有如鹦鹉学舌。虎溪庵
师父自觉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尘世已无所牵挂,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两情截然不同的弟子。有一天,他把两个徒弟同时召来,交代任务:“师父的衣钵只能由你们其中一个人来继承,但究竟由谁来继承,我想无论选了谁对方都会有意见。现在你们要做一件事:每人拿两张纸,一张写下自己的优点,一张写下对方的缺点,然后再把两张纸拿给对方。我会根据双方的优缺点酌情选择。”第二天一大早,两个弟子就聚集在师父房前,为签字与否争论
庸人:凡人,咱们都是普通人,我和你能有什么区别呢?凡人:我和你不一样,我知道人为何而生,而你却不然。庸人:此话怎讲?凡人:你活着是为了吃饭,我吃饭是为了活着;你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响钟;这个世界你仅仅来过,这个世界我不但来过,而且还用心改造过;你信奉的理念是人生在世,得过且过,我信奉的理念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庸人:就算如此,那又怎么样